上海天文馆游览笔记
在暑期的末尾终于买到了上海天文馆的票。上海天文馆位于临港滴水湖旁边,离市区还是很远的,地铁只有16号线能直达,所以自驾过去比较方便。官方的公众号上可以预购三天后的票,不过需要准点抢拼手速。票价仅30元,我觉得还是很超值的。不过馆内的展览项目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天文爱好者,如果对天文学相关知识不感兴趣的话确实没有太大吸引力。暑假将近,依然几乎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个人觉得馆内内容对小孩儿还是很超纲的,以及孩子们太多略微影响体验(小声地),如果你追求更好体验的话,建议非节假日来参观。
总体展项
入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傅科摆,摆锤来回地晃动,彷佛在昭示宇宙永恒不变的规律。周围围着一群孩子饶有兴致的观看摆锤击倒立柱,每当立柱倒下会伴随着孩子们的啧啧惊叹。这个其实很适合带个三脚架拍延迟摄影然后人在一边看摆锤发呆。
接下来可以参观三个大展区,主题分别为:
- 家园:介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所处宇宙环境
- 宇宙:揭示人类发现的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尺度的科学定律
- 征程:讲述人类历史探索开拓宇宙的历程
还有一个特色展区“中华问天”,呈现的是我国古代人民如何观天象定历法知时间交替。
场馆整体布局和参观路线非常合理,走完一边没有遇到迷路和重复参观。我花了两个小时走了前两个主题,随后休息一会儿去看了后面的两个。征程区的路线会引导游客不经意间到达顶楼,在旋转楼梯上俯察傅科摆踱步而下,有一种奇妙的满足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人数有限制的项目需要提前在小程序预约,我约晚了所以一个都没看着,可以下次再去看看。
记忆点
“世界树”和“原初之水”
家园馆中有一些世界各地流传的神话,作为原神玩家印象最深的是“世界树”和“原初之水”。这两个都是原神参考的设定,前者源于北欧神话,把世界比作一课大树,树的枝干孕育出各种各样的生命;后者源于古埃及神话,传说诸神从名为“原初之水”的黑暗水潮孕育而来。
三体
能倒背《三体》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柯伊伯带与奥尔特星云,这两个被大刘反复提及的,人类与三体人反复周旋的宇宙地带,它们都由同名天文学家命名。奥尔特提出了彗星起源于太阳系外围十五万个天文单位处的彗星云的假说,因此该彗星云被称为奥尔特星云;柯伊伯则提出了海王星轨道外存在小天体带状区域来解释短周期彗星。
看到这张图想起三体经典台词:
令汪三水快乐的宇宙闪烁:
旅行者一号和暗淡蓝点
征程馆里有一块屏幕专门记录了旅行者一号离地球的距离,看了下数字上面有个链接,Position of Voyager 1 (Live-Counter),数字就是从这个网站拿到的,打开网站看了下,网站上还记录了从打开网站开始到当前时间旅行者一号飞越的距离。右下角是旅行者一号携带的唱片。
征程馆很大一部分是一个空中走廊,两边是一些探测器的模型,往下看能看到家园馆的大地球,这个布局还是有点象征意思的。其中最令人激动的是,一块圆形屏幕滚动播放着关于《暗淡蓝点》的纪录片,“后视镜里的世界,越来越远的道别”,如果旅行者一号也有感情的话,想必他也会很不舍吧,希望旅行者一号一切安好。
光的波粒二象性
宇宙馆有一个简单的实验设备讲这个现象,在我准备操作的时候被熊孩子打断了hhh。。。一直有人来就没看了。
星际穿越
10年前上映的《星际穿越》可视化的卡冈图雅黑洞和吸积盘
中国航天
征程馆有好几个等比例探测器模型,包括嫦娥五号、玉兔号、祝融号、空间站太空舱,还有一个好奇号火星车的模型。不过感觉模型质感不太行hhh,就不贴图了。中华问天馆还有一个贵州的FAST射电望远镜模型,什么时候有机会去实地看一下啊。。。
后日谈
《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中说:”We are all made of dust”。 无言无语的星空,注视着忙碌的人们。忙碌的人们,低着头与时间赛跑,与生活较劲。当你觉得疲惫时,不妨阅读《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不妨游览“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馆”,不妨微微抬个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星空。